讚念長老

泰國高僧、菩薩行者,六歲開始奉行「菩薩九吉祥法。二十歲出家,七年在墳場苦修,後到猜納寺深入四念住,掌握中道得突破。九年不倒單-只有行、住、坐,而無臥,化解泰軍衝突,建寺指導禪修各地隨緣弘法授內觀,以七輪、中道為重點指導。

菩薩九吉祥法】=慈心四法+清淨五法=1.諸惡莫作 2.眾善奉行 3.自淨其意

常憶念菩薩九吉祥法讓我們愉快,擁有智慧處理問題

一、慈心四法(讓身心快樂):

1. 讓自己和別人不自卑自卑則不易助人。

2. 讓自己和別人不傷心:傷心會使心變脆弱

3. 讓自己和別人不生氣:有人說不好的話時,訓練捨心(平等)-不因耳根、聲塵接觸而起情緒反應保持自己,像鹽保持它的鹹味

4. 讓自己和別人不鬥氣鬥氣會想破壞別人沒有勝負心就沒有敵人

二、清淨五法令心清淨):

1. 不接受別人不善的事物

2. 不給予別人不善的事物

3. 只接受善的事物

4. 只給予善的事物:布施不求回報,能讓心喜悅善行轉為波羅蜜

5. 自淨其意維持心乾淨,必須先放下髒東西,超越善、惡


識智=佛=覺悟一心憶念大悲、智慧清淨看清諸法性相-無常、無我

(認知)缺智慧迷惑在十二緣起裡住於苦十二緣起中只有能越來越清淨→識智,其他則不能。訓練培養識智看清:

諸行無常-所有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時間能生起,就必滅去喜歡或不喜歡的,最後都會消失

諸法無我不執取好、惡,就沒有苦覺知所緣,但不執著所緣。Ex:依靠身體,但不因身體起煩惱;有苦,但不住於苦看到別人痛苦,但不把苦放在自己身上;知道要負責哪些事,但不執著它們


內觀(Vipassana)=四念住

研究經典只是見聞,無法開悟,仰望天空亦無法開悟,開悟要以內觀為基礎身不淨,受是苦,無常無我持續覺知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四大-地、水、火、風是自然生、自然滅,知道它的真相是無常,不要喜歡或排斥它-不執著,住於無我-就沒有苦

身時: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不想過去未來不斷專注現在觀照覺知

1.外身(表皮)無常外身在變化,都是無常

2.內身(血肉)是苦內身每處越老越苦,五蘊六根也是苦

3.身內身(骨架)無我先觀分段骨架腳掌、跟→膝蓋骨-大腿臗骨→脊椎往上→肋、胸骨→喉→頭骨、牙齒→兩肩骨→上、下臂→手掌、指,再觀整個骨架末觀骨頭裡面:坐行是骨頭在移動,不是「我」看清:色(身)不是「我」→骨架無我

觀風大:站立時覺察體內有風不斷流動,使身體自然晃動越想控制,身體越晃覺知:晃動現象是一種無我


(認知)執著(物質)(苦樂)欲愛造作五蘊生自我,捨下五蘊任何一蘊,能得阿羅漢果(四果)

長老用28年檢驗感受、住於無我。如何捨去識智覺知:感受生起,但不是「我的感受」;佛陀說:感受不是我。弟子因此得初果,放下對感受的執著後,證得阿羅漢果(四果)


七輪圖】(越底下越貪愛) 由下而上:

1.海底輪(性慾中心)是下賤凡俗的地方住此會想到男女關係,生-有愛

2.世間輪(密輪):是造作五欲的地方住此會起物欲-欲愛

3.禪定輪(臍輪):心住此修出四禪八定、神通,但仍在輪迴內

4.心輪住此會有想蘊-如倉庫匯集煩惱記憶行蘊造作未來十二緣起在此流轉

5.喉輪以上清淨住此成為意法-抉擇判別內觀煩惱緣起不住底下四輪

6.眉輪心住此成為識智覺悟一心憶念諸法性相-無常、無我、苦

7.頂輪頭腦上部,指揮底下四輪造作。Ex:阿羅漢心)下令腦,指揮身體現神通


中道=八使心清淨是邁向涅槃唯一道路

走在中道當下保持一心憶念諸法性相-無常五蘊不是我感受生起,但不是「我的感受」)-無我安住無我-知道不執著好惡

1.物欲-欲愛2.喜-有愛3.厭惡-無有愛)三愛生滅是苦因,帶著眾生在輪迴離開中道=沒正念=觸境就執著好惡樂行凡俗無益,苦行痛苦無益;不執取兩邊就沒苦,得解脫

死後不滅(常)或滅絕(斷)皆不明因果佛陀主張離常、斷而取中道正念正思惟-(思考真實的道理)(息思慮) (心專一)(心適悅) (身適悅)厭離(欲出苦)、解脫→涅槃


持戒護諸根若強制,易犯戒;培養波羅蜜護戒,才長久。

1.不殺生戒:培養波羅蜜護戒,波羅蜜可捨身體一部份,勝義波羅蜜可捨生命

2.不偷盜戒:培養布施波羅蜜來守戒,布施是「給予⋯」,偷盜是「我要⋯」。

3.不邪淫戒:培養出離波羅蜜來守戒

4.不妄語戒:培養真諦(真實語)波羅蜜來守戒。一般人不以真實語交往,易破戒。

5.不飲酒戒:培養正念般若波羅蜜來守戒。酒易迷醉身體精神而起邪見


修行

修行是對心嚴格隨時提昇識(認知)→正念(覺悟、般若智):

一心憶念諸法無常五蘊不是我-

每件事都有因緣哪些煩惱讓心憂鬱不安,趕快離開,善觀因緣-可除煩惱

做事-盡責去做,不執著得失,內心就喜悅輕安不起掛礙練習住於喜樂,使喜樂穩固

智慧高,今生可證果即使是小小的法,學了就實踐,但大部分人不喜實修的因,而沒修就得不到修行的果

世間禪易退失菩薩智不會退失,且可成

1.名色分別智:能分別名(精神)和色(物質-所緣)。

2.緣攝受智:知緣起名色。(三世缘起

3.生滅智:看清名色都是自然生、滅

4.思維智:知道名色都是無常、無我、苦

5.壞滅智:看清名色都在壞

6.過患智:看清人生都是過患

7.怖畏智:恐懼名色

8.厭離智:看人身像屍體只是工作與修行的工具


四神足而有神通力:

1.神足:意願修行而生的禪定;2.神足:精進修行而生的禪定;

3.神足:一心正念而生的禪定;4.神足:觀察思維有成的禪定。


病死

越苦無我-就沒有苦如波浪生滅,也無常

有生滅都是無常,∴不執著病苦煩惱

是自然現象,沒生就沒死,生就有苦生一世苦一世故求超越三界,住涅槃



障礙=魔=漏=煩惱累積為愚痴,多了變無明

障礙可啟發智慧(不「困」的話會呆滯,所以「困」一點才好)協助我們檢驗自己能力面對一切,以障礙-苦生,而後苦滅達涅槃

心念有時,知道就好如何破

1.心住無我

2.正定,魔不易擾行-造作,少輪迴苦

3.布施不求回報,善行轉為波羅蜜,會自然跟著我們,累積足夠波羅蜜有助抗搜想善行,導向解脫,每尊所以能勝,是因波羅蜜已圓滿


【自己和別人】

如只住於「悲」,會因生憂,不能入無我而不穩培養捨心-平等心,能幫就幫,不能幫就放下執著,保持默然與平等心悲智雙運,菩薩便能穩定

別人愚癡,我們要有別人怎麼不好,我們還是對他好拿人東西,只會讓人不歡喜。人嫉妒,便用捨(平等心)面對;無可捨時,得解脫。

有時別人動機不好,我們卻因此得好處。有時別人表面罵我們,但希望我們好回罵是跟著造惡;世人相爭像兩狗在鬥,有人還變第三隻,跟著鬥在一起。

自認是唯一高手,就沒人會來幫我們內心不執著,看到每個人的好處能得人協助

孩子長大,不要一切都盯著,讓他們自己去做。弟子中有師父,師父中有弟子-師父往往因弟子而增長智慧

arrow
arrow

    Mibo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