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悲傷的本質】
◎你的悲傷不是∵有人死亡,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對你來說並不意味什麼,並不影響你,
不會給你留下空虛,
◎你的悲傷是∵當你圍繞某人建立生活,
當這"特定"(曾是你生命一部分)的人死亡-從你生命中消失時,
突然所有夢幻破滅,你生命中的那部分變得空虛,
而你無法處理那份空虛,不知該怎麼辦.
◎幻相(Maya)消失時,是來到現實的時候,
不幸的是,多數人將之變成內在痛苦和破壞性的過程.
◎多數人若失去所有錢財/生計,會比失去配偶/父母/孩子更痛苦,
這聽來可能很殘酷,卻是事實,這就是為何
◎即使無人死亡,悲傷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人們會僅∵不成功(無法獲得想要的)而悲傷.
◎你必須只看到亡者美好的一面,
他們確實有問題,有討厭的一面,但所有這些都只∵他們有身體和思想.
你們一起認知很多事,發生很多美好的事,
但無論多親密美好,總有點小問題,
只要亡者還活著,你就會堅持一些小觀點來反抗他們.
◎當人具有身體時,兩個身體不可能一直靠近,一段時間後必須分開,
若離太近超過4~6小時,你會需要藉口想離開一下.
◎但當人死亡(離開身體)時,∵身體這個障礙不會說話/爭論/反對你,
那些微小阻力消失,就會出現巨大的愛-你會對亡者有無限的愛.
◎若有人死亡,你應完全被愛淹沒,
但不幸的是,你變得充滿悲傷,只是∵關於你的不完整,
◎你必須檢視:若失去某人,為何你會感到不完整?
◎悲傷是一種致殘的力量,∵它在你心裡留下空洞,
然後你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你沒體驗過生命的本來面目.
◎你若知道生命本來的樣子,就不會感到不完整.
◎生命是作為一個完整體來到世上的,
你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是造物主偉大而奇妙的作品,
◎你能與許多事物互動/關聯/共存/包含其中,但本身仍是完整的生命.
這是生命運作的樣子,
你不會用職業/汽車/房子/家庭或其他東西來填滿它.
◎若你的狀態是如此-以完整的方式經歷生命,
則無論失去工作/金錢/親人,都不會為你留下空洞,你都不會悲傷.
◎悲傷存在的基礎僅適用於父母失去孩子時,母親更是如此,
除此之外,悲傷只是純粹的心理問題,
◎若孩子死亡年齡在4~21歲之間,則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最大,
(4歲前,這段記憶還未刻下很深烙印,21歲後,這種記憶開始脫鉤)
父母的生理記憶會經歷戒斷症候群,經歷非常生理上的痛苦,
當然基於情感及心理的聯繫依賴,會因人而異.
◎悲傷的生理表現也可能發生在關係密切的配偶間,
其中一人死亡時,
另一人的身體產生一種特定的戒斷反應,可能因此而受苦.
這樣的人可能在配偶死亡後六個月內離世, (re Ch9 9-4)
這不一定是因為心理創傷,而是因為生命的緊密交織.
這並非總是如此,很少有人能達到那樣的親密關係.
◎多數時悲傷更多是心理上的,而非存在上,
心理和情感層面是生命重要的部分,重要性不亞於生理部分,
它們同樣強大,甚至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