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觀(metta-bhavana)不是祈禱,是一種仁愛的態度(善願),不瞋恨,遠離惡念可針對特定人,也可普施各方,願所有人善良幸福,對眾生散佈愛的慈悲與善意,產生支持的氣氛,刻意用慈悲的愛心讓週遭環境充滿平和正面的氣氛可視為內觀修習的最高境界(認同所有生物,對所有生命懷有同胞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成果

佛陀教導弟子發展慈悲心,過著安詳和諧的生活,並藉此幫助他人也過著安詳和諧的生活慈悲、內觀必須同時修習,有技巧地培養對待其他生命的善意,與所有人共享安詳和諧.

在心裡盼著慈悲心是不夠的練習才能發展出這種態度,修習前要檢視自己,不能僅是知性理解或粉飾未排解的負面情緒只要負面情緒仍在心中,就無法發出善念.有一絲恨怒,就暫且不做;否則會傳送負面情緒,摧毀安詳,傷害他人。因此要等到內觀課程結束,學員通過淨化過程後,才會介紹慈悲觀

一定要先淨化心靈,消除恨意,心中充滿愛心慈悲與同情,發展出平等心時,靜坐者才會體驗涅盤(nibbana),才會祈求他人快樂,深深為他人祈福體認到並非「我們的」慈悲(並非自我們本身產生),使慈悲的傳送更為無私由於去除自我,提供一個出口,敞開心靈成為宇宙正向力量的流通渠道

願你快樂,願你自痛苦解脫,願眾生安詳快樂」這句話,要發自單純的心,從淨化的心中自然流露的慈悲觀,才會有力量。藉這純淨,這些字句也能幫助別人快樂

內觀靜坐最終會發展出寧靜平衡的心境,不存負面情緒,為修習慈悲觀做準備:自然生起慈悲情懷,開始關切他人福祉,看清別人如何陷在痛苦中,而自然生出慈悲願心:「願他們發現我們所發現離苦的方法,與安詳之道。」

慈愛的態度整天正面地影響我們和週遭環境,使我們更有技巧處理人生的浮沈變遷,譬如,遇到有人蓄意傷害他人,一般的反應是自我中心,回應恐懼和憎恨並不能改善狀況,反會擴大負面;相反的,保持平穩平靜,對行為偏差的人心存善意,幫助更大

實相時刻的生滅組成,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受我們主宰,也不隨我們所願。執著於短暫一切,為我們帶來痛苦學著面對任何經驗均保持超然平衡的心境,不執著,我們就可開始體驗真正的快樂,恐懼與慾望的循環中解脫

動亂不安的時代需要修習慈悲觀要安詳和諧遍佈世界,須先在眾生心中建立安詳和諧基礎。

arrow
arrow

    Mibo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