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 摩訶三摩地(Mahasamadhi)
Mahasamadhi(摩訶三摩地)是結束遊戲,結束循環,完全解體,沒有重生,
可說這人是真的沒有了.
【5-1 三摩地(samadhi)與死亡】
◎智力的本質是分別,是支持並執行身體每個細胞中生存本能的工具.
◎若超越智力(不代表失去分別的智力),則你會變得平靜,
若失去分別的智力,則你會變得瘋狂.
◎三摩地(Samadhi) (re ch4 4-1)
=sama + dhi (sama=平靜, dhi=智力)
=智力的平靜狀態. i.e.
◎三摩地(Samadhi)是一種平靜的狀態,仍有分別的智力,
但超越了分別的智力,
◎在超越的那刻:(你會)體驗到
◎1.一切(存在)都成為一體,(合一)是現實的實際狀況.
◎2.沒有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你心理創造的,
超越心理的限制後,對你來說時間和空間不存在,
(時間上)現在的即那時的-沒有過去或未來,
(空間上)這裡的即那裡的,
◎三摩地(Samadhi)這一刻,一切都在這裡.
是一種平靜的狀態,你不做分別,只是觀照生命(真正的工作),
◎(觀照)在你和身體之間創造一個空間(距離)-使人從身體鬆脫,
◎三摩地的身體完好無損,但(∵產生的距離使)你與身體接觸變得非常少.
死亡則是完全失去身體,與身體沒有接觸.
◎人們將三摩地(Samadhi)分為8種(類型/層次),廣泛歸為兩大類:
1.有餘三摩地(savikalpa samadhis)-有愉悅、狂喜,具有屬性.
2.無餘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s)-超越愉悅、不愉悅,不具屬性.
(註:nirvikalpa=無念、無妄想)
◎∵無餘三摩地狀態下與身體的接觸變得非常少,
最小的干擾(如聲音或針刺)都能令之脫離身體,
∴進入該狀態者總被保持在受保護的狀態,
◎保持這些三摩地狀態一段時間,以在自己和身體之間建立牢固的分別,
◎這是靈性進化重要的一步,但仍非終極.
◎有時瑜伽士∵想:有更多時間解決業力,或閃避內在某些狀況,
∴會進入深層的三摩地(Samadhi)狀態一段時間,
Ex:一個瑜伽士知道自己第二天(會死)就要離開身體,但業力未清,
∴不想離開,便進入三摩地狀態(例如7或10天),
得到短暫延期以完成想做的事.
◎這是一種(欺騙時間過程)讓時間倒流的方式.
◎當人(讓自己)既不是身體也不是心理時,就能避開時間之輪-欺騙時間,
為自己獲得額外的時間而留在那裡.
◎在自我實現(開悟,知道自性-自我的真正性質)方面,
Samadhis(三摩地)沒有很大意義,
佛陀喬達摩許多弟子進入長時間的Samadhis(三摩地),多年未出,
喬達摩他自己則認為沒有必要,∴從未這樣做,
他在開悟前修習和體驗了所有的三摩地(8種),然後捨棄,他說:
"這(三摩地)只是進入一個更高層次的體驗,
∵它比當前的現實更美麗,(∴使)你更加關注,
但它不會使你更接近自我實現(開悟)."
◎若已設定自我實現(開悟)是你的目標-生命中的首要任務,
則其他不會讓你離目標更近一步的一切東西都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