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死亡過程的表現,∴現代科學無法精確定義死亡,
◎死亡過程的原因是∵能量體顯化的5種能量(Pancha Pranas)離開身體.
多年前,一家研究機構邀請,
想檢查我的伽馬波(大腦中與心理活動有關的神經振盪模式).
他們給我連接電極,讓我冥想(meditation).
我教人們冥想(meditation)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靜坐(sit still),
◎實際上,沒有冥想這回事,只有許多層次的靜止(stillness),
∵很難教人靜止(stillness),∴用"冥想"一詞作中介.
後來當我靜坐(sit still),
在所有層面上完全靜止(totally still on all levels),
他們說,根據機器,你不是死了,就是腦死亡了,
我說我採取第一種意見-"我已經死了".
◎呼吸/心臟停止或在螢幕上大腦(波)無波動,都不是死亡,
◎死亡發生時,能量體(5種能量)會在一段時間內離開,(re ch2 2-4)
有明確的模式離開身體,不會同時,
只有當能量體完全離開身體時才是死亡.
◎把屍體保存兩到三天以上,你能發現頭髮/指甲會增長,不是∵皮膚乾縮,
主要是∵頭髮和指甲沒有Prana(普拉那) Vayu,
(Prana(普拉那) Vayu負責思考和呼吸,
∴即使你活著,頭髮和指甲也沒感覺. (re ch2 2-4)
故當Prana(普拉那) Vayu離開時,頭髮和指甲不會受太大影響
而∵還有其他Vayus在頭髮和指甲,∴才會觀察到那裡有最低限度的增長,
直到其他Vayus離開身體.
◎∵能量體(5種能量)離開身體的過程會需要一段時間,
∴有機會提供外部干預操縱,有時能使死者"復活",(re ch4 4-2)
也才有可能幫助死者死亡後的旅程,或允許像輪迴的過程.
◎能量體(5種能量)離開身體的過程概述如下:
(一旦呼吸停止,能量體就會開始緩慢的離開)
1. Samana(沙曼那) Vayu:(負責維持體溫)
在呼吸停止21~24分鐘內,Samana Vayu會完全離開身體,
∴死亡後發生的第一件事是身體開始降溫.
∵大氣溫度和身體溫度之間差異很大,
∴Samana(沙曼那) Vayu會比Prana(普拉那) Vayu更快離開.
2. Prana(普拉那) Vayu:(負責思考和呼吸過程)
在呼吸停止48~90分鐘內,普拉那Vayu會完全離開身體,
∴思考和呼吸過程開始消退.
自然老死應會在64分鐘內結束,年輕有活力者能延到90分鐘,
◎這段時間(48~90分鐘內),思考和呼吸過程還在以模糊的方式進行,
∴火化應至少推遲1.5小時.
◎若把呼吸停止者的身體放在(露天的)土壤地上,
只要外界稍加干預,就有可能復活.
若系統其他方面有利,
則(5大)元素和土壤會重新點燃所需能量來恢復生命,
∴在過去,垂死者會被放置在屋外土壤地上,希望能復活,
但現代的屍體多被放在小床或水泥地板上,復活機會便非常渺茫.
3. Udana(烏大那) Vayu:(創造浮力)
在呼吸停止6~12小時內,烏大那Vayu會離開身體,
◎一旦Udana(烏大那) Vayu消失,身體中的浮力也會消失,
∵Udana Vayu離開了,突然間,你會感覺(屍)身體變得沉重,
這就是為何人們感覺搬活人和死人有很大不同.
4. Apana(阿帕那) Vayu:(負責排泄系統和感官功能)
在呼吸停止8~18個小時內,Apana Vayu會離開身體,
◎(8~18個小時內)即使呼吸停止,宣告死亡,亡者仍感受到感覺,
很多情況下,∵感覺活動仍在進行,(屍)身體會輕微抽搐,
∴人們往往因(屍)身體輕微移動(抽搐)而感到害怕.
一旦Apana(阿帕那) Vayu大幅離開,(屍)身體的感覺就會消失.
5. Vyana(維亞那) Vayu:(負責運動或移動能力)
◎是能量體(prana)的防腐劑,最慢離開.
若是自然老死,它將持續11~14天.
若是仍有活力時出於意外,除非身體完全壓碎,
否則生命餘波將持續48~90天,
◎這段時間,仍然會有一些生命元素繼續某些過程,
你可以做些事來幫助這個生命,這是死亡儀式可試圖利用的機會.
◎死亡是脫離身體過程的某個階段,
如果某人對你的呼喚和其他的身體探測沒反應,
一般人可能就覺得某人已死亡,
醫學專家知道通過適當干預可使生命恢復活力,將某人帶回身體.
但若脫離身體過程已跨越某個階段,
則不會對這些醫學刺激有反應,在醫學上就會被宣告死亡.
但精通瑜伽和密宗的人對生命的理解更精細,
擁有更精微的工具技術能接觸並可能恢復生命,
所以瑜伽傳統仍不會宣告(或認為)是靈性(精神)死亡.
◎若脫離身體過程已發展到一定程度,
則他們也無法將生命恢復到身體中,無法被帶回來,
便只能幫助他們(死亡後)進一步的旅程,(re Ch8:對亡者的協助)
僅此而已.
"人甚麼時候算是死亡?"
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聲明的目的是什麼,及
◎在脫離身體的不同階段,
你有什麼能力與生命互動,
◎能力越強,你行動的自由度(迴旋餘地)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