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之概要

1.讚頌       2.究竟法       3.四界)

1禮敬獨一無二圓滿自覺者()勝妙

  我當說示阿毗達摩概要(涵蓋諸)

中對當禮敬之事生起敬意是一種(),禮敬三寶(佛法僧的善業最強,能除修道障礙,協助圓滿成就,因此阿耨樓陀讚頌三寶為開端。

圓滿自覺者親自圓滿覺悟一切的本質.

勝妙勝妙=真實良善;佛法,必證涅槃.

  佛法3層面=研究教理(三藏-經律論)+修行(戒定慧)+體證(覺悟),

  前者是後者根基(研究教理提供修行方針,修行導向覺悟).

已證聖位的弟子.(僧伽=世俗僧團+聖者僧伽)

阿毗達摩Abhi-dhamma上等的,abhi=上等)佛陀卓越的教法,

  目的是以一切知識融入禪修,通過不再執著而達解脫,

  應謹記背誦,以便隨時應用分析究竟(真實).

  (概念蒙蔽,無法覺知究竟,唯有智慧分析,體驗至最小單位-

   知見組成現象成份的究竟實質是基於自性而存在,

   才能超越概念現象背後的究竟.)

  三藏聖典第一藏是律藏(包含戒條),第二藏是經藏(收集佛陀的開示),

  第三藏是論藏阿毗達摩)佛陀上等或特別的教法,內含7,分類詮釋佛法要義及生存的真實本質,只有已見微奧諸才能識知,被視為聖典的至上寶.

  都以佛陀四聖諦教法為根基,只是範圍教導方式不同,譬喻教法,則直接解說究竟,使用詞不同,裡的究竟實體,無常無我有為名色法.

  論藏內容=阿毗達摩7部論:

  法聚論:阿毗達摩綱要,為「之列舉」,分類表理清一切.

  分別論:分為分別法,應用於問答.

  界論:討論一切,以問答方式編排.

  人施設論:列舉概念法種類,詮釋不同的人.

  事論:佛陀涅槃後所編,反駁異端邪說。

  雙論:詮釋術語正確用法.

  發趣論:是論藏最重要的一部,列出一切,依可能性,應用24於一切,搭配前6論的分析法,連貫最小單位諸法,顯示其多重互依關係.上座部視此論佛陀一切知的最佳明證.

  論藏龐大,須註釋才能完整理解,至今最廣傳的註釋是「阿毗達摩概要」by阿耨樓陀(尊者),提供論藏七部論基本概要,被視為打開佛法智慧的鑰匙,為學習阿毗達摩的第一本課本,為闡明這本概要,歷代又衍生許多本再註釋.

阿毗達摩概要」共9,3章分析的結構,2章分析的活動方式,6章解釋4究竟法(心所涅槃):

 ch1之概要:詮釋89(或121),範圍與法聚論,但方式不同,ex:法聚論先依善、不善與無記分析諸,再依出世間分析.阿毗達摩概要則先依分析諸,再依品德素質分析.

 ch2心所之概要:列舉52心所,法聚論的分析法,分析諸心所.

 ch3雜項之概要:分類諸心所.

 ch4心路過程(活躍的過程)

 ch5離心路過程(被動的心流)

 ch6之概要:解釋色法生起之源色聚,解釋涅槃,分析4究竟.

 ch7類別之概要:分別論分類相關究竟.

 ch8緣之概要: 分析諸名色法之間關係,解釋2因緣法,一是緣起,分別論分析緣起,探討導致不斷生死輪迴的諸

 ch9業處之概要:探討一切業處,解釋止觀2禪法的進展層次,八輩聖者果定滅盡定.

  

2(開示)4究竟心所涅槃

論教4究竟:心所涅槃.

    經教5究竟:五蘊=想、受

                                         心所

                      因緣和合而成有為法.

1.,是識知目標的過程,

  89(或121),心所同生,執行14種作用.(re ch3:8)

   89(或121)54欲界 +15色界 +12無色界 +8出世間(或40)

    一連串不同、剎那生滅的意識,為緊密相交的整體,並無實際個體(造作者-)在識知.

  以其識知目標()、執行任務(作用)、體驗方式(現起)、依靠的近緣(近因)分析:

 (1)-89(或121),有同一個識知目標(所緣對象).

 (2)作用-世間法,是主,心所同生並領導心所,執行14種作用

       (出世間,是主)

 (3)現起-體驗相續不斷的過程;

 (4)近因-依靠名色(精神-心所,物質-色法),不能單獨生起

 

2.心所,協助識知目標,52,執行專有特定作用.

52心所 + +50(50)

      13通一切心所+ 14不善心所+ 25心所 

13通一切心所:            

 (1)(2)=體驗感受(3)記憶認知印記目標(4)(5)一境性

 (6)名法命根(7)作意(8)(9)(10)勝解(11)精進(12)(13).

14不善心所4遍一切不善+ 3+ 4+ 2有行+ 1

 (1)無明.(2)無慚(3)無愧(4)掉舉

 (1)(2)邪見(3).

 (1)(2)嫉妒(3)(4)惡作

 (1)昏沉(2)睡眠.

 (1)猶豫懷疑佛法僧,有多種立場.

25心所19遍一切美+ 3+ 2無量+ 1無痴

 (1)信 (2)念 (3)慚 (4)愧 (5)無貪  (6)無瞋 (7)中捨性

 (8)/(9)身/心輕安   (10)/(11)身/心輕快性. (12)/(13)身/心柔軟性.

 (14/15)/心適業性. (16)/(17)/心練達性 (18)/(19)/心正直.

 (1)(2)(3).

 (1)() (2)().

 (1)無痴.

 

3.蘊=28.(re ch6)

 

4.涅槃無為究竟(脫離五蘊,非由因緣和合而成之)

      =最終解脫.

 

3()有四種

 1.欲界2.色界3.無色界4.出世間

 

時常活動或到訪之處.

   五蘊組成3世間(欲世間色世間無色世間)

=3欲界色界無色界

   3=3世間81

 能在其他生起.ex色界能在欲地生起.

  但善/不善造業者只能投生相符的生存地(投生的生命,ex:欲地色地無色地).

 

分為: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間

1.欲界:出現於欲地的主要有54種(也會在其他生起).

  (包含1.渴望享樂;2=色、聲、香、味、觸的對象)

2.色界專注色法目標(ex:部份身體,故名色禪)證得的廣大,

          有15種屬於色禪禪那.

3.無色界:專注無色法目標(ex無邊虛空)證得的廣大,

           12種屬於無色禪禪那(禪定).

4.出世間緣取、識知涅槃,

            超越五蘊(有為名色)法界.

 

89(或121)

54欲界(12不善18無因24

+ 15色界(55果報5唯作)

+ 12無色界(44果報4唯作

+ 8出世間(或40)(4(=)(或20)

                   +4(=果報)(或20))

arrow
arrow

    Mibo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